分类: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1. 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成人高考成绩官方查询入口清单

    1.1. 华北地区

    1.2. 东北地区

    1.3. 华东地区

    1.4. 华中地区

    1.5. 华南地区

    1.6. 西南地区

    1.7. 西北地区

    • 陕西省: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通常通过官网 [https://www.sneea.cn/](https://www.sneea.cn/) 发布信息)
    • 甘肃省: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https://www.ganseea.cn/)。
    • 青海省: 青海省教育考试网 (https://www.qhjyks.com/)
    •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教育考试院(通常通过官网 [https://www.nxjyks.cn/](https://www.nxjyks.cn/) 发布信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教育考试院 - 成人高考栏目 (https://www.xjzk.gov.cn/gnq/jyjxx/crgk/)

    3. 2025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开放时间预测

    全国成人高考并无统一的成绩公布日期,各省份会根据本地评卷进度自行安排。但根据历年数据和现有信息,可以对2025年的时间做出合理预测。

    • 总体时间窗口: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统一考试时间预计为10月18日至19日 。通常,成绩会在考试结束后30至45天内公布 。因此,2025年各省成绩查询系统将集中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开放 。
    • 部分省份预测开放日期(基于历史数据): 以下时间为基于往年情况的预测,具体日期请务必以各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发布的官方公告为准 。
      • 西藏: 11月7日左右
      • 北京、湖北: 11月8日左右
      • 吉林、福建: 11月12日左右
      • 河北、重庆、辽宁: 11月13日左右
      • 四川: 11月14日左右
      • 贵州: 11月17日左右
      • 黑龙江、江西、上海、陕西: 11月18日左右
      • 浙江: 11月19日左右
      • 天津、山西、河南、安徽、云南、广西、甘肃: 11月20日左右
      • 海南: 11月21日左右
      • 江苏、广东: 11月22日左右
      • 山东: 11月25日左右
      • 新疆: 11月26日左右
      • 宁夏、青海: 11月27日左右
      • 湖南: 12月6日左右
  • 成人高考的科目有哪些?

    1.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

    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具有高度的结构化特征,主要根据考生的报考层次和专业类别进行划分。其三大招生层次——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起专)、高中起点升本科(高起本)和专科起点升本科(专升本)——的考试科目各有不同。

    1.1 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起专)

    高起专层次的考试科目相对简洁,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接受专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

    • 统考公共课:该层次的全国统考科目为三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
      • 数学科目会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文理属性,划分为文科数学理科数学两种试卷,其难度和考察重点略有差异,以适应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
      • 外语科目通常默认为英语,但部分省份也提供日语、俄语等其他语种供考生选择 。
      • 这三门公共课的满分均为150分,总分为450分 (Search Result 1)。
    • 部分省份加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门统考课是全国主体,但个别省份会根据地方教育需求,在三门统考科目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加试科目。例如,天津、云南等省份可能会要求考生加试 《计算机基础》 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Search Result 1, 。

    1.2 高中起点升本科(高起本)

    高起本层次要求考生具备更扎实的高中文化基础,因此其考试科目在“高起专”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

    • 公共课:与高起专相同,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数学科目同样区分文理科。
    • 综合课:这是高起本与高起专最核心的区别。
      • 报考文科类(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的考生,需要参加 “历史、地理综合” (简称“文综”)的考试。
      • 报考理科类(如工学、理学等)专业的考生,则需要参加 “物理、化学综合” (简称“理综”)的考试。
    • 该层次共考察四门科目,每门满分150分,总分为600分 (Search Result 1)。

    1.3 专科起点升本科(专升本)

    专升本是为已具备专科学历的考生设置的考试,其科目设置更侧重于对大学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的考察。

    • 公共课:所有考生均需参加两门公共课的考试,分别是政治外语。这两门是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 。
    • 专业基础课:除两门公共课外,考生还需根据自己所报考的本科专业归属的学科门类,参加一门相应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这门课程的选择范围非常广泛,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衔接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能力。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包括 (Search Result 1, :
      • 大学语文:适用于哲学、文学、历史学及中医学、中药学类考生。
      • 艺术概论:适用于艺术类考生。
      • 高等数学(一) :适用于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等除外)类考生。
      • 高等数学(二) :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等考生。
      • 民法:适用于法学类考生。
      • 教育理论:适用于教育学类考生。
      • 生态学基础:适用于农学类考生。
      • 医学综合:适用于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考生。
    • 专升本层次共考察三门科目,每门满分150分,总分为450分 (Search Result 1)。

    2. 2025年成人高考科目的主要改革与调整

    截至2025年,成人高考正经历一轮深刻的改革,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增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这些改革直接体现在了考试科目的内容和设置上。

    2.1 公共课科目的内容更新与调整

    公共课作为基础能力考察的核心,其内容正变得更具时代性和应用性。

    • 政治科目:为体现新时代的思想理论成果,政治科目新增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相关内容作为重要考点 。与此同时,为了优化考试结构,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部分考点进行了适度缩减 。
    • 英语科目:为了更好地评估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科目在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听力与口语模块的考察 。这一变化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还需具备实际的听说交流能力。

    2.2 专业基础课的深化与优化

    专业基础课的调整更加注重与行业发展的同步,以及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 内容与实践接轨:专业课内容被要求引入行业最新的技术案例和实操要求,旨在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更加匹配 。
    • 具体科目内容变动
      • 大学语文:增加了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察比重,同时对写作部分的命题形式进行了更新,使其更具思辨性 。
      • 高等数学:在题型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选择题,并相应地缩减了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数量,这可能意味着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考察将更加灵活 。
    • 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教育部正在对成人高考的招生专业进行优化。部分社会需求饱和或“过热”的专业,如小学教育类的高起专专业点,招生计划将被压减 。同时,对于医学类、艺术类、外语类等对教学条件和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招生政策趋于严格,部分院校可能不再安排函授形式的招生 。

    3. 考试科目的地域性差异分析

    尽管成人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导致考试科目存在一些地域性差异。

    3.1 全国统考框架下的地方性加试科目

    • 核心科目统一: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的主体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综合课等)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全国范围内基本一致 。
    • 地方性增设:部分省份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全国统考科目之外,增设一到两门地方性考试科目。例如,天津、云南、吉林、内蒙古、西藏等省份,在高起专和专升本层次,除了全国统考科目外,还可能要求考生加考 《计算机基础》 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科目 。
    • 特殊地区政策:个别地区存在较为特殊的科目设置。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起本考试科目与高起专保持一致,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而不考察历史地理综合或物理化学综合,这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罕见 。

    3.2 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细微区别

    • 数学试卷的统一化:在数学科目上,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区分文理科试卷,但广东、黑龙江等省份在高起专和高起本层次,无论考生报考文科还是理科专业,均统一使用难度相对较低的文科数学试卷 。
    • 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加试:报考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除了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如语文、外语、艺术概论等)并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外,还必须参加由其所报考的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和命题的专业课加试 。加试的科目、形式和评分标准均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决定,这也是地域和院校差异最显著的体现。

    4. 未来趋势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成人高考科目设置正朝着更加规范、严谨、注重质量和应用性的方向发展。

    • 规范化与质量提升:2025年的一系列改革,无论是科目内容的更新、专业设置的优化,还是对前置学历审核的趋严 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公信力。
    • 学制延长与培养模式变革:伴随科目改革的,是学习模式和学制的重大变化。自2025年秋季起,“函授”、“业余”等学习形式名称被统一为 “非脱产” 学制也普遍延长,专科层次预计由2.5年延长至3年,本科层次则可能延长至3.5-4年 。这预示着成人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 竞争加剧与难度提升:随着社会对学历提升需求的增加,成人高考的报考人数持续攀升,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录取原则也从过去的“达线即录”逐渐转向 “择优录取” ,客观上推高了考试的难度和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
  • 成人高考需要什么条件与要求?

    一、报考条件

    1. 年龄要求
    • 最低年龄:绝大多数省份要求年满 18周岁(湖南省部分政策允许17周岁考生报名),无最高年龄限制 。
    • 特殊政策:年满25周岁考生可在录取时享受 20分加分 。
    2. 学历要求
    • 高起专/高起本:需持有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中专、中职、技校等),且 无正式学籍 。
    • 专升本:需取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含普通高职、成人教育),并通过学信网认证 。
    • 医学类专业:需提供专业对口证明(如临床医学需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部分院校要求相关工作经验 。
    3. 身份与健康要求
    • 遵守中国宪法法律,生活自理能力健全,不影响专业学习 。
    • 跨省报考需提供 居住证或社保证明(2025年新政明确时长要求,如广东1个月、河南3个月、湖北6个月) 。

    二、报名材料

    1. 必要材料
    • 身份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遗失需补办并附户籍证明) 。
    • 学历证明: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学信网认证报告(专升本需提供专科及以上学历认证) 。
    2. 附加材料(依情况而定)
    • 医学类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如护士证、医师资格证) 。
    • 工作证明:部分专业(如脱产、医学类)需单位盖章证明 。
    • 非户籍考生:社保证明(时长因省而异)或居住证 。
    • 加分/免试证明:如立功证书、荣誉证明、退役士兵证(免试专升本)等 。

    三、2025年政策重大调整

    1. 名称与学制改革
    • 统一称为“非脱产”,取消“函授/业余”分类 。
    • 学制延长:专科从2.5年延至3年,本科延至3.5-4年 。
    2. 教学与考核强化
    • 线下面授课程:教育部规定最低比例 20%(部分院校达30%,医学/艺术类更高) 。
    • 毕业要求加严:增加实践考核、论文抽检及学分审核 。
    3. 报考门槛提升
    • 前置学历审核趋严,非正规学历者禁止报考 。
    • 招生名额减少:部分高校压减或停招热门专业(会计、医学等),录取分数线提高 。
    4. 费用调整
    • 学制延长导致 学费上涨5%-10%,理工/医学类专业涨幅达10%-20% 。

    四、特殊群体政策

    1. 加分政策(最高值优先)
    • 年龄加分:25岁以上加20分 。
    • 退役军人
      • 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加10分(需《自谋职业证》) 。
      • 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加20分 。
      • 免试专升本(普通高职毕业生服兵役退役) 。
    • 其他群体
      • 少数民族、归侨子女等加20分 。
      • 运动员(运动健将加50分,一级运动员加30分) 。
    2. 医学类专业特殊要求
    • 资格证书:临床类专业需执业助理医师证,护理类需护士证 。
    • 工作经验无全国统一年限要求,但部分地区(如某些临床专业)隐性要求2年以上相关经验 。

    五、争议

    1. 年龄限制分歧:湖南省允许17周岁报考,与国家主流政策冲突 。
    2. 残疾考生加分:部分资料提及加30分,但多数省份未明确,政策模糊 。
    3. 医学类工作经验:地方与院校自主设定标准,缺乏国家统一规定 。

    2025年成人高考政策核心趋势是 质量强化与门槛提升

    • 报考趋严:户籍审核、学历认证、专业限制均收紧,非户籍考生需提前准备社保证明。
    • 学习成本增加:学制延长、面授比例提升及学费上涨,需考生综合评估时间与经济投入。
    • 医学类专业需警惕:报考前务必确认目标院校的附加要求(如资格证书、隐性工作经验)。
      建议考生实时关注 省级教育考试院公告,以最新政策为准 。
  • 成人大学有哪些?

    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2025年6月20日)
    序号 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主管部门 备注
    北京市(23所)
    1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 4211050001 北京市
    2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 4211050002 北京市
    3 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 4211050004 北京市
    4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 4211050005 北京市
    5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4211050006 北京市
    6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4211050007 北京市
    7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 4211050018 北京市
    8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 4211050025 北京市
    9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 4211050038 中共中央党校
    10 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 4211050043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11 中南海业余大学 4211050044 中共中央办公厅
    12 北京教育学院 4211050061 北京市
    13 北京开放大学 4211051160 北京市
    14 国家开放大学 4211051161 教育部
    15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4211051167 交通运输部
    16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 4211051624 北京市
    17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4211051626 北京市
    18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 4211051630 北京市
    19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 4211051643 公安部
    20 国家法官学院 4211051651 最高人民法院
    21 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4211051800 北京市
    22 首都联合职工大学 4211051837 北京市
    23 国家检察官学院 4211051898 最高人民检察院
    天津市(12所)
    24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 4212050063 天津市
    25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 4212050064 天津市
    26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4212050065 天津市
    27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 4212050066 天津市
    28 天津市南开区职工大学 4212050068 天津市
    29 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 4212050070 天津市
    30 天津市职工经济技术大学 4212050073 天津市
    31 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 4212050095 天津市
    32 天津开放大学 4212051171 天津市
    33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4212051175 天津市
    34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4212051176 天津市
    35 天津市房地产局职工大学 4212051659 天津市
    河北省(5所)
    36 河北开放大学 4213051177 河北省
    37 石家庄职工大学 4213051180 河北省
    38 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4231051332 海关总署
    39 河北管理干部学院 4213051723 河北省
    40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4213051802 河北省
    山西省(8所)
    41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大学 4214050162 山西省
    42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 4214050163 山西省
    4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钢铁学院 4214050164 山西省
    44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4214050167 山西省
    45 山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14050169 山西省
    46 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 4214050175 山西省
    47 山西开放大学 4214051187 山西省
    48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4214051787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2所)
    49 包头市职工大学 4215050204 内蒙古自治区
    50 内蒙古开放大学 4215051192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18所)
    51 辽宁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21051087 辽宁省
    52 大连工人大学 4221051110 辽宁省
    53 空军第四职工大学 4221051117 空军装备部
    54 海军职工大学 4221051118 海军装备部
    55 大连职工大学 4221051120 辽宁省
    56 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 4221051125 辽宁省
    57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职工大学 4221051126 辽宁省
    58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 4221051138 辽宁省
    59 朝阳职工工学院 4221051143 辽宁省
    60 大连市教育学院 4221051149 辽宁省
    61 辽宁开放大学 4221051196 辽宁省
    62 阜新煤炭职工医学专科学校 4221051227 辽宁省
    63 辽宁冶金职工大学 4221051695 辽宁省
    64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4221051842 辽宁省
    65 沈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4221051843 辽宁省
    66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4221051845 辽宁省
    67 沈阳开放大学 4221051848 辽宁省
    68 大连开放大学 4221051849 辽宁省
    吉林省(14所)
    69 长春职工大学 4222050226 吉林省
    70 长春市建筑职工业余大学 4222050229 吉林省
    71 长春职工医科大学 4222050232 吉林省
    72 吉林市职工大学 4222050234 吉林省
    73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大学 4222050236 吉林省
    74 通化市职工大学 4222050242 吉林省
    75 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大学 4222050243 吉林省
    76 四平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4222050249 吉林省
    77 吉林省教育学院 4222050252 吉林省
    78 长春教育学院 4222050253 吉林省
    79 吉林开放大学 4222051230 吉林省
    80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22051243 吉林省
    81 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4222051704 吉林省
    82 长春开放大学 4222051887 吉林省
    黑龙江省(16所)
    83 黑龙江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23050264 黑龙江省
    84 哈尔滨航空职工大学 4223050266 黑龙江省
    85 哈尔滨市职工大学 4223050269 黑龙江省
    86 齐齐哈尔市建设职工大学 4223050306 黑龙江省
    87 齐齐哈尔市职工大学 4223050311 黑龙江省
    88 鹤岗矿务局职工大学 4223050327 黑龙江省
    89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大学 4223050330 黑龙江省
    90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4223050337 黑龙江省
    91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23050335 黑龙江省
    92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4223050343 黑龙江省
    93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4223050344 黑龙江省
    94 绥化市教育学院 4223050349 黑龙江省
    95 黑龙江开放大学 4223051244 黑龙江省
    96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 4223051744 黑龙江省
    97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职工大学 4223051745 黑龙江省
    98 哈尔滨开放大学 4223051876 黑龙江省
    上海市(12所)
    99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4231050033 上海市
    100 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 4231050363 上海市
    101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 4231050366 上海市
    102 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 4231050367 上海市
    103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4231050368 上海市
    104 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 4231050369 上海市
    105 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 4231050372 上海市
    106 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4231050393 上海市
    107 上海医药职工大学 4231050424 上海市 民办
    108 上海开放大学 4231051252 上海市
    109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4231051615 上海市
    110 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 4231051852 上海市
    江苏省(8所)
    111 南京市职工大学 4232050460 江苏省
    112 空军第一职工大学 4232050461 空军装备部
    113 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 4232050504 江苏省
    114 扬州教育学院 4232050526 江苏省
    115 江苏开放大学 4232051255 江苏省
    116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 4232051257 江苏省
    117 南京开放大学 4232051396 江苏省
    118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4232051828 江苏省
    浙江省(8所)
    119 浙江省省级机关职工业余大学 4233050550 浙江省
    120 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4233050551 浙江省
    121 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4233050554 浙江省
    122 金华教育学院 4233050561 浙江省
    123 浙江开放大学 4233051258 浙江省
    124 浙江经济管理职工大学 4233051259 浙江省
    125 浙江嘉兴教育学院 4233051814 浙江省
    126 宁波开放大学 4233051885 浙江省
    安徽省(6所)
    127 淮南市职工大学 4234050565 安徽省
    128 合肥职工科技大学 4234050569 安徽省
    129 合肥市职工大学 4234050570 安徽省
    130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34050581 安徽省
    131 宿州教育学院 4234051265 安徽省
    132 安徽开放大学 4234051388 安徽省
    福建省(3所)
    133 福建教育学院 4235050591 福建省
    134 福建开放大学 4235051270 福建省
    135 厦门开放大学 4235051833 福建省
    江西省(4所)
    136 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 4236050151 江西省
    137 昌河职工工学院 4236050603 江西省
    138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 4236050607 江西省
    139 江西开放大学 4236051281 江西省
    山东省(11所)
    140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4237050626 山东省
    141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37050638 山东省
    142 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4237050641 山东省
    143 济南市职工大学 4237050644 山东省
    144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37050649 山东省
    145 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 4237050661 山东省
    146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4237050663 山东省
    147 山东开放大学 4237051286 山东省
    148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4237051777 山东省
    149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4237051779 山东省
    150 青岛开放大学 4237051858 山东省
    河南省(10所)
    151 长城铝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4241050673 河南省
    152 郑州市职工大学 4241050674 河南省
    153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拖拉机学院 4241050680 河南省
    154 洛阳轴承职工大学 4241050682 河南省
    155 洛阳有色金属职工大学 4241050686 河南省
    156 开封空分设备厂职工大学 4241050688 河南省
    157 河南开放大学 4241051287 河南省
    158 焦作职工医学院 4241051408 河南省
    159 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 4241051411 河南省
    160 驻马店教育学院 4241051413 河南省
    湖北省(13所)
    161 武汉开放大学 4242050046 湖北省
    162 湖北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42050717 湖北省
    163 湖北省纺织职工大学 4242050733 湖北省
    164 鄂城钢铁厂职工大学 4242050738 湖北省
    165 丹江口工程管理局职工大学 4242050740 湖北省
    166 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4242050742 湖北省
    167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4242050756 湖北省
    168 十堰教育学院 4242050762 湖北省
    169 大冶钢厂职工大学 4242051297 湖北省
    170 湖北开放大学 4242051305 湖北省
    171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4242051773 湖北省
    172 湖北武汉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4242051774 湖北省
    173 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4242051862 湖北省
    湖南省(11所)
    174 涟源钢铁总厂职工大学 4243050774 湖南省
    175 株洲市职工大学 4243050788 湖南省
    176 湖南航空工业职工工学院 4243050793 湖南省
    177 中钢集团衡阳重机职工大学 4243050794 湖南省
    178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 4243050798 湖南省
    179 长沙教育学院 4243050810 湖南省
    180 湖南开放大学 4243051306 湖南省
    181 益阳教育学院 4243051310 湖南省
    182 湖南金融技术职工大学 4243051766 湖南省
    183 湖南纺织职工大学 4243051767 湖南省
    184 长沙工业职工大学 4243050784 湖南省
    广东省(14所)
    185 广州金桥管理干部学院 4244050075 广东省
    186 南海成人学院 4244050079 广东省
    187 湛江市业余大学 4244050821 广东省
    188 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 4244050826 广东省
    189 汕头市业余大学 4244050835 广东省
    190 韶关市职工大学 4244050837 广东省
    191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4244050855 广东省
    192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4244050859 广东省
    193 广东开放大学 4244051315 广东省
    194 广东新华教育学院 4244051317 广东省教育厅 民办
    195 广东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4244051319 广东省
    196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4244051320 广东省
    197 广州开放大学 4244051393 广东省
    198 深圳开放大学 4244051888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4所)
    199 桂林市职工大学 4245050867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 广西教育学院 4245050870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 广西开放大学 4245051338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4245051340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1所)
    203 海南开放大学 4246051865 海南省
    重庆市(3所)
    204 重庆电力职工大学 4250050901 重庆市
    205 重庆冶金成人学院 4250050905 重庆市
    206 重庆开放大学 4250051866 重庆市
    四川省(11所)
    20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 4251050879 四川省
    208 国营涪江机器厂职工大学 4251050885 四川省
    209 第五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 4251050908 四川省
    210 成都工业职工大学 4251050913 四川省
    211 四川省化工职工大学 4251050919 四川省
    212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职工大学 4251050928 中国科学院
    213 广元职工医学院 4251050930 四川省
    214 南充市职工大学 4251050932 四川省
    215 四川开放大学 4251051341 四川省
    216 成都市职工大学 4251051758 四川省
    217 成都开放大学 4251051886 四川省
    贵州省(3所)
    218 贵州铝厂职工大学 4252050962 贵州省
    219 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4252050965 贵州省
    220 贵州开放大学 4252051352 贵州省
    云南省(1所)
    221 云南开放大学 4253051357 云南省
    陕西省(14所)
    222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4261050083 陕西省
    223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4261050989 陕西省
    224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4261050990 陕西省
    225 陕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4261051001 陕西省
    226 西北电业职工大学 4261051002 陕西省
    227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4261051006 陕西省
    228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4261051009 陕西省
    229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大学 4261051010 陕西省
    230 西安市职工大学 4261051017 陕西省
    231 宝鸡市职工大学 4261051018 陕西省
    232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4261051027 陕西省
    233 陕西开放大学 4261051370 陕西省
    234 陕西工运学院 4261051373 陕西省
    235 西安开放大学 4261051871 陕西省
    甘肃省(4所)
    236 兰州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4262051039 甘肃省
    237 甘肃核工业职工大学 4262051040 甘肃省
    238 银光化学材料厂职工大学 4262051042 甘肃省
    239 甘肃开放大学 4262051374 甘肃省
    青海省(2所)
    240 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 4263051049 青海省
    241 青海开放大学 4263051382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
    242 宁夏开放大学 4264051383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所)
    24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放大学 42650512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44 新疆开放大学 426505138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5 喀什教育学院 42650515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院 426505159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47 和田地区教育学院 42650515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8 阿克苏教育学院 42650517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学信网学历证查询入口

    一、学信网官方入口

    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全国学历证书查询认证官方平台,其核心功能包括高等教育学历查询、学籍验证及学历认证服务。

    1. 主门户网站
      [https://www.chsi.com.cn/](https://www.chsi.com.cn/) 是访问所有服务的核心入口 。
    2. 学历查询专属页面
      直接访问学历查询服务可通过子页面 [https://www.chsi.com.cn/xlcx/index.jsp](https://www.chsi.com.cn/xlcx/index.jsp) 。

    二、学历验证操作全流程解析(2025年更新)

    (一)基础验证步骤

    1. 账号注册/登录
      • 需完成实名认证(身份证+手机号绑定),注册后联系方式不可修改。
    2. 选择验证类型
      • 学历证书验证:生成《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位验证:生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 。
    3. 报告申请与生成
      • 首次申请需点击"申请"按钮,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有效期(默认180天)。
      • 系统生成12位在线验证码,可通过该码或邮箱接收PDF版报告。

    (二)2025年新增功能

    1. 中等教育学历覆盖
      • 新增中专、职高、技校学历查询入口,填补中等职业教育认证空白。
      • 操作路径
        学信网首页 → "学信档案" → "学历认证" → 选择"中等学历认证"
        

    2. 升学成绩单认证

    • 支持中考、会考、高考成绩单的官方认证,覆盖全学段教育轨迹 。

    (三)验证方式拓展

    1. 多通道核验
      • 通过验证码在官网核验
      • 使用"学信在线"微信小程序扫码验证 ,
    2. 国际版报告
      提供英文版《Online Verification Report of Higher Education Degree Certificate》供海外使用。

    三、中等教育学历认证专项说明

    (一)政策调整与限制

    • 查询限制:中专学历无法直接在线查询,仅支持线下认证。
    • 认证范围:常规不受理中专认证,仅限留学、特殊就业等需求 。

    (二)认证流程(2025年)

    1. 材料清单
      材料类型 要求
      身份证 正反面彩色扫描件
      毕业证 原件彩色扫描件
      会考成绩单 部分省份强制要求(京/津/陕等10省份)
      其他证明 留学需提供相关说明文件
    2. 操作流程
      登录学信网→进入“学历认证”→创建新申请→选择“中等学历认证”→上传材料+支付300元→等待审核(2-3工作日)→下载电子报告。

      审核高峰期可能延长至10-12天 。


    四、常见问题

    (一)典型问题处理

    1. 验证失败
      • 两次失败后自动转离线审核。
      • 中专学历需人工核验档案。
    2. 信息错误
      个人基础信息修改需联系原毕业院校(学信网无权更改)。

    (二)客服联系方式

    服务类型 联系方式
    中文客服 010-67410388
    英文支持 010-68352057
    邮箱 kefu@chsi.com.cn
  • 成人高考报名官网在哪?

    2025年各省成人高考报名官网完整清单

    以下网址经省级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告确认(截至2025年7月),按行政区划分类:

    (一) 华北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北京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首页 > 成人高考栏目
    天津 天津招考资讯网 成人高考专题页
    河北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专栏
    山西 山西招生考试网 成人高考通知公告
    内蒙古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成人高考栏目

    (二) 东北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辽宁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成人高考专题
    吉林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招生
    黑龙江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考试项目 > 成人高考

    (三) 华东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上海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招考频道 > 成人高考
    江苏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考试项目 > 成人高校招生
    浙江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考试报名 > 成人高考
    安徽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
    福建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成考成招专区
    江西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栏目
    山东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成人高考报名系统

    (四) 中南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湖南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校招生
    广东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考试招生 > 成人高考
    广西 广西招生考试院 成人高考通知公告
    海南 海南省考试局 成人高考考试与录取

    (五) 西南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重庆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栏目
    四川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校招生
    贵州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成人高考专栏
    云南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成人高考报名入口
    西藏 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 招考信息 > 成人高考

    (六) 西北地区

    省份 官方报名网址 报名入口路径
    陕西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栏目
    甘肃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专栏
    青海 青海省教育考试网 成人高考专栏
    宁夏 宁夏教育考试院 成人高考专区
    新疆 新疆招生网 成人高考栏目

    以上信息来源于多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告及教育部政策规定。

    2025年成人高考政策关键调整与影响

    1. 名称统一改革:自2025年秋季起,“函授”“业余”学习形式统一更名 “非脱产” 。
    2. 院校与专业收缩:部分高校缩减招生计划,985/211院校逐步退出专科层次招生。
    3. 前置学历审核强化
      • 报考专升本需提供学信网可查的专科毕业证
      • 高中起点考生需提交高中/中职毕业证书原件(未满18周岁者强制要求)。
    4. 异地报考限制:非户籍地报名需提供当地社保证明或居住证

    报名流程与时效性注意事项

    1. 报名时间:各省集中在 2025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具体日期以各省公告为准)。
    2. 操作流程
      注册考试院账号→填写身份/学历信息→上传证件照与前置学历证明→在线缴纳报名费→等待资格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打印准考证。
    3. 关键材料
      •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信网下载);
      • 异地报考者需附加社保证明(连续6个月以上)。
  • 成人高考意义大吗?

    一、政策改革:学历含金量与认可度的结构性提升

    2024-2025年教育部对成人高考实施了系统性改革,显著提升了其社会认可度:

    1. 统一名称与形式:2025年起取消“函授”“业余”等分类,统一为“非脱产”,强化职业化导向。
    2. 质量严控
      • 学制延长:专科由2.5年改为3年,本科改为3.5-4年,匹配全日制培养周期;
      • 教学强化:线下面授课时比例提升至≥20%,毕业论文查重趋严,采用人脸识别监考;
      • 入口收紧:前置学历审核严格化,终结“无门槛报考”时代。
    3. 政策红利:公务员考试中70%岗位不限制学历类型,省级公务员考试23%岗位取消学习形式限制。

    深层分析:改革通过延长学制、强化过程管理,缩小了与全日制教育的质量差距,从制度层面提升学历含金量。但需注意学费上涨15%-30%带来的经济门槛。


    二、就业市场实践:国企与民企的差异化接纳

    (一)企业招聘倾向
    1. 国有企业
      • 社招岗位普遍认可成人学历,但校招仍倾向全日制;
      • 部分岗位(如技术岗)明确接受报考,但管理层“敲门砖”仍以全日制为主。
    2. 民营企业
      • 中小型企业更重实际能力:83%企业ATS系统将“成人本科”与“全日制大专”设为同等权重;
      • 新兴行业(如互联网)灵活度更高,成人学历在基层岗位通过率达78%(间接推算。
    (二)薪资竞争力
    学历类型 平均起薪(2024-2025) 长期薪资潜力
    全日制本科 6,199元(2024届) 3年经验后涨幅28.5%
    成考本科 一线城市:6,000-8,000元 3-5年经验后可达15,000-25,000元(金融/IT)
    三四线城市:3,000-4,500元 考取职业证书后薪资跳升30%-50%

    数据印证

    • 成考本科较高中文凭薪资高30%-40%;
    • 60%民营企业按学历分薪资档位,本科比专科基础薪资高300-800元。

    三、职业发展价值:从学历补偿到能力跃迁

    1. 晋升杠杆
      • 国企/事业单位中,学历与职级直接挂钩,本科文凭可解锁科长级以上岗位竞聘资格;
      • 某制造企业规定:成考本科毕业生自动上调2级岗位工资。
    2. 转型跳板
      • 38%成考生在获证1年内成功跳槽,43%薪资涨幅超2,000元;
      • 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提升(如CPA、一建),成考学历为考证提供报考资格。
    3. 政策适配性
      • 积分落户:北上广深等地将成考本科纳入加分项(+30分,;
      • 职称评审:中级以上职称申请要求学历达标率100%。

    四、改革趋势前瞻:挑战与机遇并存

    1. 挑战
      • 头部企业壁垒:百强企业核心岗位(如管培生)仍以全日制为主,仅技术岗开放部分名额;
      • 地域差异:三四线城市民企对成考认可度低于一线城市20个百分点。
    2. 机遇
      • 政策倾斜:教育部计划2027年前将非全日制学历公职招录比例提升至35%;
      • AI筛选进化:企业ATS系统对“非脱产”标签的负面权重下降40%(2025年预测,。

    五、成人高考的理性价值定位

    成人高考在2025年的核心意义体现为:

    1. 公平性工具:为低学历群体提供国家认可的学历补偿通道(政策依据;
    2. 职业增值器:在薪资跳级(实证、岗位晋升(案例、政策福利(数据三方面提供现实助力;
    3. 改革红利载体:教育部质量改革正系统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需警惕“名校全日制”的顶层壁垒短期内难以突破。

    对于已有工作经验者,成考是性价比最高的职业跃迁路径;而对于应届生,仍建议优先冲刺全日制学历以获取更广的就业选择权。

  • 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区别?

    一、本质属性与教育形式差异

    1. 成人高考
      入学性质:属于选拔性考试,需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每年10月举行)才能获得学籍。
      教育形式:采用结构化教学体系,包括脱产、业余、函授(2025年起统一改称"非脱产")。以混合式教学为主(线上自主学习+不少于30%线下面授)。
    2. 自考
      入学性质无入学考试,采用课程达标制。
      教育形式:以自学为核心,可辅以社会助学班。学习周期完全自主掌控。

      关键区别:成考是"严进宽出",自考是"宽进严出",这一根本差异决定了后续所有流程与难度特征。


    二、入学条件与报名流程对比

    (一) 准入门槛

    维度 成人高考 自考
    年龄 硬性要求满18周岁(部分省份17/22岁) 无年龄限制(16岁可报)
    学历 高起专需高中/中专毕业证;专升本需专科毕业证 报名时无学历限制,但本科毕业需提供专科证明
    户籍 异地报名需社保/居住证 2025年起多省仅限本地户籍报考

    (二) 报名与考务流程

    • 成人高考
      ▶ 固定周期:每年8-9月网报→9月现场确认→10月统考→次年3月入学
      ▶ 材料要求: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2025新政:面授课程强制≥30%,学制延长(专科→3年,本科→3-4年)
    • 自考
      ▶ 弹性周期:各省年考2-4次(4月/10月为主)
      ▶ 材料简化:仅需身份证+电子照片
      2025新政:报本科时即需验证专科学历 ;统考科目增加且毕业学分要求提高

    三、学习过程与毕业难度分析

    (一) 教学管控机制

    • 成考:受高校系统化监管,包含作业提交、期中期末考试,部分课程需线下授课 。
    • 自考:完全自主规划学习进度,仅需通过省级统考(每门60分合格)。

    (二) 毕业难度阶梯

    指标 成人高考 自考
    考试强度 入学考难度中等,后续学业压力适中 无入学筛选,但单科统考通过率仅30%-40%
    时间成本 固定学制(专科3年/本科4年)(2025年新规) 无时间限制,最快1.5年可毕业
    2025改革 毕业论文查重趋严 部分专业考试科目增加20%

    成考的毕业难度体现在时间承诺和过程考核,自考的难度集中于课程统考的通过率。


    四、学历社会价值与政策认可度

    (一) 法律效力一致性

    两者均为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学历,在考研、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定中效力等同 。

    (二) 社会认知差异

    1. 自考
      • 因"宽进严出"特征,普遍被认为含金量更高(尤其外资企业和大型民企)
      • 毕业生体现更强的自学能力与韧性
    2. 成人高考
      • 名校(如985高校)颁发的证书认可度可反超自考
      • 混合式教学更符合企业对系统化培养的期待

    (三) 证书形式差异

    • 成考:毕业证加盖高校公章(例: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 自考:毕业证加盖**"主考院校+省自考委"双章**

    五、2025年政策改革深度影响

    (一) 成考核心变革

    1. 名称统一化:"函授/业余"统一改为"非脱产"。
    2. 质量强化
      • 学制延长(专科增至3年,本科3-4年)
      • 面授课时强制≥30%
      • 专业缩减(部分院校停招冷门专业)
    3. 费用上涨:学制延长导致学费增幅约20%-30%。

    (二) 自考重大调整

    1. 报考门槛提升
      • 本科报名时需提供专科毕业证(终结"专本套读")
      • 多省实行户籍限制(仅限本地考生)
    2. 考试难度升级
      • 公共课纳入统考范围
      • 毕业总学分要求提高
    3. 学位获取更难:学位考试科目增加

    改革动因:国家通过提升门槛与标准,打击"速成学历",强化非全日制教育质量。


    六、选择决策建议

    (一) 推荐选择成考人群:

    • 学习自律性较弱,需结构化教学框架者
    • 异地户籍(非目标省)且无法迁移者
    • 希望依托名校背景提升证书价值者

    (二) 推荐选择自考人群:

    • 追求最短时间获取学历(如1.5年快速拿证)
    • 自学能力强,能自主规划学习进度
    • 经济预算有限(总费用低于成考30%-50%)

    2025年户籍与前置学历新政下,异地考生或学历链条不全者应优先选择成考。


    七、未来发展趋势预判

    1. 质量趋同化:成考通过增加面授与学制强化过程管理,自考通过提高学分与统考比例提升含金量,两者差距逐步缩小。
    2. 技术深度融合:线上教学平台将成为核心载体,AI学情监控系统有望引入(当前成考已要求直播课)。
    3. 社会认可度再平衡:随着政策收紧,企业将更关注具体毕业院校而非形式标签,"名校成考文凭"价值将持续提升。